返回首页

孕育阶段的特点

来源:www.shimaoedu.com   时间:2023-07-25 14:45   点击:62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孕育阶段的特点

一、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40—1860)

阶段特征:这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式农民战争时期。基本历史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60~1901)

阶段特征:

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社会经济、阶级关系、政局和思想领域都出现了重大变化。这一阶段,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近代工业体系慢慢形成,但不完整。

中国近代化的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近代化运动集中在经济方面。两大矛盾中,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 的矛盾居于最主要的地位。

三、第三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阶段特征:

这一时期,近代化的“整体发展”体现在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阶段,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阶段,

社会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集团的矛盾。

四、第四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阶段特征: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由于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官僚资本、日本的侵华、美国的侵略等因素,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历经曲折,几乎陷入绝境。

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本阶段近代化重点在政治领域。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成为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始终是本阶段最主要的矛盾。

二、孕育阶段学前教育的特点是

一、古代学前教育史的的发展

1.古代胎教

孙思邈的著作《千金要方》,提出母体感受到外在的环境能影响体内孕育的生命。

2.古代儿童教育

①三公三少三母制度:是古代宫廷教育制度之一,指宫廷专门选出贵族和官僚中出类拔萃的人,负责对太子、王子们的道德、知识、身体训。

三公:太师、太保、太傅。

三师:少师、少保、少傅。

保,保其身体。傅,傅之以德。

三母:子师、慈母、保母。

承担保育,教导。

②颜之推的著作《颜氏家训》,中国古代最早的家庭教育著作。

③王阳明的自然教育思想:顺导性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全面引导。

二、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

1.四大学制

①壬寅学制:中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为壬寅年,故亦秤壬寅学制。

②癸卯学制:中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1904颁布执行,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规》。

③壬子癸丑学制: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1912-1913,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自然科学内容。规定蒙养园为学前教育机构。

④壬戌学制:中国近代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1922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学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改蒙养园为幼稚园。

三、孕育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特点主要有

1、育的近义词:

体育、教育部、、计划生育、教育、教育学、学前教育、阿育王、教育局、晚育、高等教育、义务教育、体育馆、职业教育、孕育、德育、保育员、基础教育、生育、体育运动、发育、特殊教育、美育、体育场、体育课、育才、教育方针、生育率、终身教育、哺育、道德教育、不育、教育制度、封山育林、育苗

2、育,拼音:yō,yù,笔画数:8画,

部首:月。

3、基本字义

• 生养:育龄。节育。生儿育女。

• 养活:育婴。哺育。培育。抚育。养育。

• 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书育人。

四、孕育阶段的代表人物

使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首先是由德国教育家F.W.A.福禄贝尔提出的。他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思想家J.-J.卢梭的影响下,又接受了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的儿童教育思想。于1837年在布兰肯堡创设了一所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福禄贝尔系统地论述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内容和方法。

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教育应适合儿童的发展,教育应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基础。

他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还设计了一套游戏和教学材料。

他的主要著作有:《人的教育》(1826)、《慈母游戏和儿歌》(1843)、《幼儿园教育学》(1862)。虽然福禄贝尔教育理论中有唯心主义观点,但他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

五、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的特点

个人理解创新有三个层次——基础科学理论的创新、应用科学及技术层面的创新、商业模式和社会关系的创新。牛顿三定律、广义相对论、电磁理论,这些基础科学理论的创新,能管一百年、五十年;进而催生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社会关系。基础科学理论是本,应用科学和技术是枝,商业模式是叶。根本稀少,枝干较多,花叶繁茂,才应该是这个社会结构该有的样子。基础科学理论的创新,往往能推动时代的巨大进步,三次科技革命,无不是基础理论的重大发现与创新推动的,进而促使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各类公司、各种商业模式和业态。

回头看这段话,自认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创新这个词语,本质上就是说创造还没有的东西、还不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东西。所以回到现实中来,我们发现,很多的商业上的“创新”,其实算不上新。一些人把开家公司、复制别人的模式,叫做创业创新,其实是混淆概念,顶多只能算模仿。却要去以创新的噱头给自己打鸡血、蒙蔽大家眼睛。

前几年彼得·提尔有一本《Zero to One》十分出名,也很有洞见。他提出真正的创新、创见是从“0”到“1”,即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必须先有这个“1”,然后才有从“1”到“N”,而最难的,就是“1”的萌发、出生。我们常认为创新是“无中生有”,或者是“真空生妙有”,这对当事者的思维力和洞见力要求是十分高的,但常人却忽略了一种创新的模式:模仿式的、渐进式的创新。本号早期推荐过一本司马辽太郎的《霸王之家:德川家康》,其实就是讲述如何通过模仿式、渐进式的创新,最终实现本质的转变。

在风云诡谲的日本战国时代,豪杰辈出,相对于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丰臣秀吉这些人物,德川家康既无家财、有无武力,还略有懦弱,但最后成为一代霸主,很重要一点就是他善于学习。德川善于从每一个人身上去学习他们的长处,每一战役,都善加分析成败双方的优劣,然后以最小的成本去模仿和改进。积跬步、致千里,绕开前人犯过的每一个错误,最终实现质变。以敏锐的眼光观察、以最小的成本试错、以不舍的意志前行。创新,是一个持久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
下一篇:孕育的词义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