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听过就忘了,做了就理解了注意幼儿的什么能力

来源:www.shimaoedu.com   时间:2022-08-18 01:30   点击:64  编辑:印英   手机版

首先,让幼儿明确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幼儿明白:倾听是一种交际互动,不但要求说者会说,还要求说者会听。“学会倾听”是要求别人讲话要用心,要细心。“倾听”即是细心听,用心听的意思,这也是一种礼貌,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人际交往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会倾听。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幼儿学会倾听。这不仅对幼儿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幼儿以后走入社会将是一种财富。
其次,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内驱力,幼儿对所学的内容有兴趣,注意力就会集中,思维也处于活跃状态。把兴趣的兴奋点作为倾听的切人口,捕捉孩子的兴趣所在,激发他们的倾听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
1、游戏激发兴趣。采用形式活泼、喜闻乐见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如开展“录音”游戏,教师与幼儿或幼儿与幼儿,一方“录音”,一方“放音”。在游戏中,结合动作及玩具的形式,幼儿不亦乐乎,参与倾听活动的兴趣大大提高了。
2、故事激发兴趣。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述,引导幼儿学会倾听。教师可以先让幼儿细致地倾听教师讲述故事。通过倾听,了解故事的梗概。而后,让幼儿试着与其他人交流内容,也可趁机组织讲故事比赛。在听故事中,幼儿倾听的欲望被激发出来了,认真倾听的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3、“倾听角”提供机会。在班上设立“倾听角”,为幼儿倾听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如各种幼儿熟悉的自然现象、交通工具、小动物等声音的录音,以及各种幼儿喜爱的小乐器,以吸引幼儿参与倾听活动的兴趣。孩子们有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后,自然而然地就是模仿,语言表达能力也就必然提高了。
第三,为幼儿树立倾听的榜样
“教师就像一面镜子,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对幼儿有着深刻的影响”。有效的倾听技巧可以为教师提供调整言语行为来适应幼儿和环境的需要,更类似于一种“参与行为”。在教育实践中,儿童的情感需要沟通,儿童的心灵更需要呵护。当有幼儿想和教师说话时,教师要尽可能地留一点时间,耐心地听他说话,如果教师的确很忙,也要答应幼儿过一会儿听他说话。在倾听中,并不时地微笑、点头,这种行为会让幼儿感到“老师在听我说话,并且对我说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增强喜悦感和自信心。教师的倾听不仅是表示教师正在听幼儿讲,而且会鼓励幼儿继续讲下去,讲得更好。教师耐心、恰当的倾听不仅会让幼儿相信老师是自己随时得以交谈的对象,而且会带动影响幼儿学习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讲话。这样,就更愿意说,表达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第四,鼓励幼儿在他人或集体面前大胆表达
倾听,能让幼儿更愿意说;倾听,能帮助幼儿说得更精彩。作为教师,我们要鼓励幼儿在他人或集体面前大胆表达。当他能说“到”时,就及时奖励他,希望他继续努力,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做的更好。对于不愿讲话的幼儿,老师就多与他说;对于愿讲话的幼儿,教师就应认真倾听,让孩子多讲,为了使他们讲得更好,应充分给幼儿说的机会,鼓励他们再说一遍,让大家都听见。
第五,注重个别幼儿已有的不良倾听习惯,采用区别强化的方法
由于环境的复杂,在幼儿成长中,教师再用心,也不可能对幼儿各种不良行为防微杜渐,当教师发现有的幼儿已有了不良的倾听习惯时,一定会非常着急,因为个别幼儿不良的倾听行为不仅对他自身的发展极为不利,而且也会对其他幼儿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欲速则不达。首先我们应认识到,幼儿不会倾听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允许的,教师所要做的是利用专业的教育方法是他们的这种行为越少越好。所以,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宽容幼儿的诸如“不会礼貌地倾听”、“插嘴”现象,同时,为幼儿划分改变不好的习惯的阶段目标,逐步地降低 “不礼貌地倾听”这类行为的次数,只要幼儿的行为在这一天里或一段时间里倾听习惯有所进步,教师就要表扬、鼓励。这样,教师就给幼儿铺好了一个个的台阶,引导他们按步骤、有层次地循序渐进地形成好的习惯。
第六,在生活中坚持让幼儿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它具有长期性不是三两天就学会了。处于幼儿年龄小,心理不稳定,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要让幼儿真正学会倾听是项很难的事情。幼儿对倾听有一定的认识,倾听习惯也初步养成,但是我们还要注意良好的习惯需要一定时间的巩固。当幼儿能主动,自觉地听,我们才可以真正意义上地说幼儿学会了倾听了。因此,要让幼儿真正懂得去倾听,首先就需要我们教师怀着一颗对他们充满希望的心,一颗真诚对他们爱的心,以一种正确的心态,耐心地对待他们出现的错误,诚心地教给他们倾听的方法,反复抓,抓反复,把他们学会倾听这一良好习惯在生活中得到发扬,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