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请问读书馆借书和自己给小孩儿买绘本的区别在

来源:www.shimaoedu.com   时间:2021-11-26 17:12   点击:140  编辑:admin   手机版

我喜欢给孩子买书,而不是到图书馆借,尽管借书省钱、图书馆的书更全更多。

之所以不去借,是因这2点非常重要的区别。

下面我来分析一下,希望对您有启发。

1 家里藏书多,跟孩子学习成绩好是正相关的这个观点不新鲜。

我第一次见到这个观点,是在史蒂芬·列维特和史蒂芬·都伯纳两人合著的超级畅销书《魔鬼经济学》中。这套书力求用经济学的视角来解释世界。

在第一部中,两人列出了跟孩子学习成绩好,高度相关的因素,其中有一条是:家里藏书多。

作者刚开始对这个因素很不解。家里藏书多,如果意味着读书多,的确是学习好的一个前提(读书多,有好处)。但同样是读书多,去图书馆读、去图书馆借回来读,行吗?

于是,他们观察了两个孩子。一个孩子经常到图书馆借书,一个孩子家里藏书多。结果,家里藏书多的孩子胜出。作者还总结了其他孩子,发现经常到图书馆读书、借书,跟学习好的相关性并不大。

当时看到这儿,我立即想到:要想让孩子学习好的概率大,花几万块钱在家里布置几个书架就好了。

然而,作者接下来的分析让我彻底明白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第一:不惜花钱,买很多书,家庭条件肯定不错。书不便宜,无论大人的还是小孩的。

特别是绘本。妈妈们都知道,一本绘本,动辄几十块。买30本,就一千块了。而且30本,孩子读得快,半个月就读完了,甚至一星期。于是就得再买。你要布满两三个书架,没有5、6万,不大可能。

而且随着孩子成长,要不停地换新书,就更花钱了。

家庭条件好,才会有闲钱用在“非必须品”上(吃饭都没钱,哪有闲钱买书?)

而家庭条件好,有经济条件加持,孩子的见识和教育起点都不同,这本身就能促进孩子成绩正向发展。

第二,家里藏书多,父母多半爱读书。家里有那么多藏书定不为装门面(个别除外),家长对学习重视、对知识渴望,才会买书、藏书。

这在无形之中也影响了孩子。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书,已经嵌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变得非常自然。两位作者分析:家里有书,而且很多,书占据了家里相当一部分空间。孩子生活在家庭环境中,很自然地认为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即便家长不读书,孩子也会因好奇去探索家中的书。

这样对书自然而然的态度,促使孩子接触书、读书,从而获得新知。进而,书在孩子一生中都扮演重要角色。而去图书馆读书,没有这个效果。

图书馆一个月去几次?哪比得上在家天天见?

另外,去图书馆可能会让孩子觉得我们就是去学习、去读书的,有点儿功利目的,仔细想来,这属于“外部驱动”,没有从心而发的那股自然。

由此看来,家里藏书多,让书自然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对孩子的作用不可估量。就这一点来说,非常值得。

2 有助于孩子跟书“建立感情”图书馆的书,借了又换、借了又还,不能在上面写画、不能破损、不能在家里停留太久……这些书对孩子来说,就如过客。

而自己的书,反复读,读烦了放着,过一段时间读,又有新的理解。我的孩子还会在书后面画画,自己“加戏”。

跟书住在一起、经常见、反复读、想看的时候就在身边,与读图书馆借的书大有不同。就像《小王子》这本书里说的:孩子和书建立了感情。

当你和一件东西建立了感情,对于其他人来说,它再普通不过,但对你来说它是唯一;在世界上,你只是万千人中的一个,对这件东西来说,你却如此特别。

某本书、自己的书,于孩子来说,就是如此。

说段小故事:有天我下地铁,她没拿好自己的书,被人碰掉,通过地铁缝里,掉在了下面的铁轨里。太危险,我们当时指定捡不回来了。孩子伤心地哭了好长时间,并非常正式地跟书做了告别——感谢书的陪伴,会永远记住书给我自己的欢乐时光。

你看,若孩子能跟书建立这种感情,选择以书为友,对她一生都有积极影响。所以,我喜欢买书,放家里,时常跟孩子一起翻读。这不就是:岁月静好、陪你成长吗?

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总结一下:

相较于去图书馆借书,买绘本有优势,这两个优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好。

家里藏书多跟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正相关的。因为孩子自然地把书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自己买书,有助于孩子跟书建立感情,成为一生的伙伴。当然,去图书馆借书也有它的优点。除了买书,我们还可以利用图书馆。

比如,一套很贵的绘本,你拿不定注意买还是不买,可以到图书馆看看是否值得,孩子是否喜欢;

书是买不完的,可以带孩子到图书馆读一部分。发现哪一本特别喜欢,再买回来,让孩子细细地读。

最后,祝好,谢谢阅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